2018年11月-12月,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APEx”卓越教育家培养项目组在北京组织开展了第二次集中学习。为了提升名师领航学员的学术素养,项目组特于11月26日、29日和30日开展了学术训练工作坊。
11月2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安桂清围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从开展课例研究的意义、内涵和策略三个方面与名师领航学员进行了探讨。
首先,在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的意义上,安教授提出此类研究倡导校本教研的着力点需要实现从“教材的教法”向“教材的学习的教法”的转变。设计和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儿童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激发教师开展有关儿童及其学习的研究。
其次,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的内涵上,安教授通过课例与案例的对比,说明课例是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它是对教学的全景实录,呈现着完整的、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是一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教师以课为载体,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合作性研究。此类研究的开展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学习权利的实现,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其作为学习者的意识。
最后,在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的策略上,安教授提出了基本操作步骤,即选择研究主题;初拟学习内容;进行前测、学生访谈及分析;拟定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实施后测、学生访谈和分析;检讨整体教学成效;分享成果并撰写报告。在此基础上,以“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为例,向学员阐释了如何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
安桂清副教授授课
11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廖伟博士开展了批判性阅读沙龙,以期为名师领航学员教育思想的凝练提供支撑。
首先,廖老师对“批判性阅读”课程第一讲中所提及的三种阅读方法进行了回顾。他提出,构成分析法主张一本书大致由目的、观点、证据、一致性、说服力构成,读者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所阅读的文本;正反合法强调对于一个事物,可能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为此要成为一位批判性的阅读者和写作者,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尝试对事物进行解释;论述有效性分析法主要引导读者从逻辑性、伦理性、政治性、审美性、教育性、实践性和本土性等维度对所阅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其次,廖伟老师组织开展了阅读分享会。郭家梅老师提出,通过阅读,她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以戕害学生的成长为代价。谢静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美国中小课堂观察》的思考,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郑丽娟老师表示,通过阅读发现求学不是求分数,教育不是“造饼”,其目的应该在于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马建荣老师提出,《全脑教学:影响全球300万教师的教学用书》使其了解了培养学生控制力的相关策略;《静悄悄的革命》使其意识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课堂建设;国学经典为其开展国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陈伟光老师提出,通过绘本的阅读更加明确了对教育的认识,即教育就是要遵循学生个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推动每个学生的发展。谭蕴华老师表示,所阅读书籍中的一些观点印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她提出在面向学习困难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学生的发展。此外,廖伟老师也与名师领航学员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笔记,并以此为例介绍了“1-2-3阅读方法”。
最后,廖伟老师与学员围绕“批判性思考与教育实践的理论化”进行了研讨。其中,廖老师提出,批判性思考更加关注个体对自己的思考而进行思考,它主要包含识别假设、检验假设的效度和准确度、多角度思考、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等环节。同时,廖老师组织开展了三个活动,即辨识“事实”与“观点”、定义“六个一”任务中的“核心概念”、研讨型辩论赛引导学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廖伟博士开展阅读沙龙
11月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副编审曾晓洁老师开展了以“基于研究的写作与发表”为主题的工作坊,从优秀学术论文的特征、学术论文撰写的策略、学术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向名师领航学员介绍了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首先,曾晓洁老师提出优秀学术论文一般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论点清晰,论证层次分明,逻辑推理严密,能够恰当运用相关理论;第三,框架与结构合理、严谨;第四,语言文字表达清晰准确,文字简洁;第五,遵守学术规范。
其次,就学术论文撰写的策略,曾老师提出首先要做好论文的选题,即选题需要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取适切的研究视角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需要做好文章的论证,即论证的视角要具有创新性;论点的内容需要具有新颖性和科学性;论证的逻辑需要层次清晰;论据需要详实。第三,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语言风格的适切性。
最后,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上,曾老师提出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数据库列出期刊清单,选准目标刊物,了解不同期刊的发表取向;需要了解期刊投稿要求,严格按照其格式规定投稿;在与编辑部沟通时,需要重视其修改意见;需要明确编辑部发表流程与刊发周期。
曾晓洁老师开展工作坊
11月30日下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学男博士为名师领航学员进行了关于“开题报告撰写”的工作坊。
首先,王学男老师就学校科研的特点进行了解释。学校科研强调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改进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发展学校文化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基本目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改进、有反思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其次,关于研究选题的确定上,王老师提出了确定选题时需要遵循五项原则,即一是要有问题意识;二是要有研究价值;三是要有科学基础;四是有创新性;五是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王老师提出了确定研究选题的基本步骤,具体来讲包括确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确定研究题目和内容;征求专家或同行意见。
最后,关于研究设计,王学男老师从研究假设、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方面向学员阐述了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同时,王老师依据每位学员初拟定的研究选题,对学员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为其研究能力的提升和“一题”的推进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
王学男老师与学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