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至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承办的“2025年全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成长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阶段的50位校长完成了为期七天的系统化、高密度的研修。本次培训以“基于学校管理的问题诊断与改进方案设计”为核心主题,依托北师大雄厚的教育学科资源和专家团队,通过专家讲座、工作坊、对话研讨等多元研修方式切实提升校长的教育领导力和学校治理水平。
在课程设计上,项目组坚持以“成人学习”规律和校长真实需求为导向,每日内容层层递进、理实结合。9月15日上午,柯李博士在《脑科学与高效学习》讲座中,从认知神经机制系统阐释学习本质,涵盖记忆流程、注意力模型、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等关键内容,并结合“双减”政策引导校长重新思考育人目标。下午,刘洪森教授在《以大历史观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报告中,从宏观历史进程解读教育现代化的深层逻辑与发展路径。
9月16日,叶菊艳教授以对话工作坊形式,指导校长如何凝练办学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选题。9月17日,赵瞳瞳讲师与李肖艳博士共同组织开展“学校系统改进”工作坊,带领校长从学校价值观梳理、问题诊断到改进方案设计进行构思实践。
9月18日上午,欧阳修俊博士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指导,系统讲解课程核心要素、素养本位的课程设计逻辑,并分享国内外优秀课程案例,助力校长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下午,胡艳教授专题讲座《如何开展叙事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叙事研究的教育价值、方法论和实施步骤,为校长提供教育科研新视角。
9月19日上午,靳伟博士聚焦“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从校长实际困惑出发,逐步解析文献综述“六步法”、研究问题提炼和研究设计规范,提升校长的学术表达能力。下午,李琼教授在《从“教”到“学”:指向育人的学校高质量作业/学习活动体系建设》讲座中,从政策解读、育人方式转型到作业系统重构,详细阐述高质量作业的设计理念、单元作业开发策略及校本作业管理制度建设,为学校实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本次培训注重以问题驱动和证据支持为核心,有效拓展了校长的教育视野与研究思维,增强了其在课程领导、教学改进、政策执行与学校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参训校长普遍认为课程内容系统、实用性强,对返校后推进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项目组将继续发挥发挥北师大教育学科优势和教师教育经验,持续支持呼和浩特市及中西部地区校长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