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专题文章
首页» 下设研究机构» 名师基地» 名师专题文章
香港五邑邹振猷学校郑丽娟老师:“疫”境中的思考:因势利导,化危为机
发布时间:2020-02-28     浏览量:

(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宋萑)


        2020年春节假期注定是难忘的。一场新冠病毒令全球陷入恐慌,各国都严阵以待。为了减少疫情的扩散,全国各地都在春节后开始停课。学生留家学习,学校全面实施“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措施,香港也不例外。

 

        突发性的停课令每所学校都要即时启动在线教学系统,即使每所学校和教师的准备度都不尽相同。香港学校采用的在线教学形式大致有三种:(1)教师预制教学视频,学生自行上网观看;(2)实时直播教学,但基于学生家中装置不同,部分可以双向互动,部分只是单向接收;(3)选用坊间的电子学习资源,以上三种都会配合网上课业。

 

        在停课初期,大家都在优先解决技术问题,这关乎生存,不解决不行。停课至今三周,教师由手忙脚乱到逐渐适应,心理上也由抗拒到慢慢接受,报章上有不少有关在线教学领航学校的报导,教育局高层也在发布会展示不同的电子学习资源,表示停课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一切似乎都已走在轨道上。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面对这场世纪战“疫”引发的长时间停课,教育界可以做的已经做完了吗?都已经做好了吗?我们有好好利用这次停课的契机吗?

 

        疫情是危机,停课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停课的契机进行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发展,化危为机,是值得学校领导慎思的重点。

 

 

一、教学范式转移的契机

 

        1.抓紧教师专业发展的时机

        香港在1998年开始推行信息科技教育策略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超过20年,期间有一批走在前端的学校,无论技术、使用率和教师专业都站在领航位置;但普遍而言,在线教学仍未能普及为每所学校的教学常规。这次停课制造了在线教学的必须性,不少以往对在线教学一直采拖、慢、避态度的教师都被迫上马,赶紧学习成了生存需要。学校领导绝对不要轻易放过这个难得的专业发展机会。笔者建议不用急于追赶最先进的技术,反而应先分析校情的需要。以我校为例,校内有一群IT技能强但教龄浅的年青老师,同时有一群教学经验丰富但IT技能较弱的资深老师,我们把这两组老师按科目一一配对,合作设计在线教材,互相补足,一起提升。每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不同,学校领导必须审时度势,适切比求新、求多更有用。

 

        2.由抓技术到抓质量

        停课三周,不少在线教学的技术问题已在多方协作之下陆续得以解决,解决了技术问题后,就应把焦点调较到教学的质量方面。技术只会让我们能教,但不会令我们教得好。无论你喜欢与否,在线教学都已经是教育的趋势,这一步只会愈走愈快;与其花时间在犹豫与质疑,不如务实地钻研善用在线技术提升学与教质量的方法。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有什么分别呢?在线教学特点优势能更好地应用于哪些内容的教学?更适用于哪些教学方法?在线教学如何照顾学生差异?在线教学要抓质量,可以从这几方面作深入的思考。

 

        3.发展多元化网上课业

        停课期间,学生不能回校提交实体家课,于是,所有课业都变作网上版。此举颇受老师欢迎,因为大部分题目都由计算机批改,更可以分析学生作答情况,让老师针对性跟进。除此之外,网上课业的优点是更多元化,除了文字之外,也可以用声音、图像、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师更可以设置共赏平台,请学生上载作品,供老师及同侪留言指正、点赞评赏,有时展示互评比精批细改更有效;老师亦可以上载具思考性的题目,开放讨论空间,请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师生、生生同时互动,学生从不同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自我修正;笔者亦见过有老师在平台发放故事开端,请学生接力续写,进行空中创写接龙的活动,过程中互相激活创意,完成后互相点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网上课业不应停留在实体家课电子化的层次,如何善用在线的优点,发展多元化的网上课业,值得进一步钻研。

 

 

二、推动生命教育和价值思辨的契机

 

        停课以来,教育界在“停课不停学"的指挥棒下,全力制作在线教材,把停课对教学进度的影响减至最低。在学科教学方面,老师都高效地完成任务,短时间已拍了大量教学视频,然而,学校除了学科学习之外,还有培育学生成长的板块。这次疫情与防控正好是一本活生生的生命教育教科书,我们有好好利用它吗?

 

        1. 健康与生命

        疫症当前,死亡可能就在咫尺之间,每个人都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贵。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学生分享抗疫期间的防疫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我们更可以透过疫情的发展和“疫"境中的人和事,与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价值。疫情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但也让我们更爱惜生命,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正面思考,发掘逆境的意义,正是这次疫情给我们的功课。

 

        2.公德心与公民责任

        面对生死存亡,正是考验人性的关键时刻。在疫情开始至今,每天铺天盖地都是疫情的新闻——既有得悉确诊向医护吐口水的病人、囤积口罩高价发售的无良商人、私自逃跑的隔离人士,也有甘冒性命危险赶往武汉声援的医护人员、把仅余的口罩送给清洁工的小市民……每一件事都值得跟学生分享讨论,进行价值思辨。当要做抉择时,应该先考虑个人需要还是公德?甚么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权与责有矛盾吗?垂手可得的活教材,不善加利用实在可惜。

 

        3.“疫"境中爱的教育

        身处“疫"境,口罩成了每个人防疫的盾牌,挂上口罩的脸容都带点冰冷和忧虑。为了防疫,朋友不敢聚会,家人也不敢太亲近,一场战“疫"好像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远远的。然而,疫情愈冷酷,人就愈需要爱的温度。除了关心家人之外,我们有没有关顾小区上的弱势社群吗?街坊邻里中有独居的老人家吗?有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吗?我们可以跟学生谈谈如何在“疫"境中送爱。

 

        4.面对恐惧与理性思考

        每逢天灾疫症,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抢购潮——2003年沙士时疯狂抢购白醋和板蓝根、2011年日本311事件的“盲抢盐”,直到今次新型肺炎,市民还是受谣言影响而疯抢清洁用品和粮油食品,连卫生纸也成了抢购目标,学生面对这种情况会有甚么感受和评价呢?从事件可以看到当人面对恐惧时会丧失理性,不辨真伪地听信传言,那该如何面对恐惧,以及如何在恐惧中保持理性思考呢?疫情中的生活事件,正好是思辨教育的教材。

 

 

三、学习自我管理与发展兴趣的契机

 

        突然的停课扰乱了学生平日作息有序的生活,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律和规律,时间就会白白溜走。除了虚耗光阴,更可能会养成不少坏习惯。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发展兴趣的好时机。笔者制作了一段“停课日子怎么过?”的视频,教导学生编订作息时间表,每天设定阅读、运动、做家务、学习及适度上网的时间,同时每天都安排一段自由时间,鼓励学生利用停课的空间发展个人兴趣,并利用文字和图片纪录自学的过程,待复课后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四、家校合作的契机

 

        要学生做到自我管理,善用停课的空间,家长的参与绝对不能少。学生在家学习是否成功,最关键而责任最大的人是家长,所以在停课这件事上,一定要把家长拉进来。在线学习的对象除了学生,也可以是家长,透过网络进行家长教育,制造家校合作的契机。在抗疫期间,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做好防疫措施,保护自己,关顾他人,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建立作息有序的生活习惯,更应好好利用停课的空间,陪伴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没有家长的配合,“停课不停学"不容易做得到位。学校希望家长配合之前,必先了解家长的困难和需要,我们会透过班主任的“阳光电话"定期与家长和学生沟通,在有需要时提供辅导与支持。

 

        疫情爆发是全球性危机,新加坡和澳门应对疫情的手法备受国际肯定,更增加了市民对政府管治的信心,成功转危为机;停课处理得不好,也可以是学校的危机,所有危都存在机,学校领导要懂得因势利导,善用停课的契机进行发展;教师要善用停课的契机突破教室课的模式,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提升学与教效能,发展更多教学的可能性;同时好好抓住疫情与防控这一主题,进行生命教育与价值思辨,从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停课不停学"实在不应止于学科教学,也不应只是把实体教学视像化,“不停学"的人也不只是学生;拓展内容,突破模式,在“疫"境中教学相长,这才是真正的化危为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