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首页» 新闻
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预会 “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4-10-17     浏览量:

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预会

“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成功举办

 

20141017日,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预会“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隆重举行。所有受资助的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和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专家一同就教师质量特质、教师学习、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过程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探讨。

上午8时,本次论坛正式开幕。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主持。

资 助本次论坛的田家炳基金会副主席戴希立先生作为基金会方代表首先发表致辞。在致辞中,戴先生介绍了田家炳基金会的使命及近年的工作重心——继续传承田家炳 先生关于“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的信念,在道德教育、融合世界文明与传承创建中华文化三个领域重点着力,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师质量。鉴于年轻教师教育研究者在 传承和实现教育希望中将扮演的中坚力量,田家炳基金会继在2011年首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中资助开设“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论坛”的基础上,继续资助本届峰会遴选“田家炳教师教育青年研究学者”开展本论坛。戴先生亦表示非常欢迎广大年轻学者加入到田家炳基金资助的各类教育慈善项目中。

田 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的倡议者、田家炳基金会前任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研究员卢乃桂先生亦在开幕式中发表讲话。他强调教师教育作为 一个研究领域要想往前发展,新鲜力量和血液的注入不可或缺。因此,应该好好呵护和培育这个研究领域中的年轻学者,为年轻学者的发展搭建平台。

根据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质量,本次论坛共遴选出57名 “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为其提供参会资助。这些学者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院校,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 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肇庆学院、河南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业学校等。根据学者 们的论文内容,开幕式后青年学者们共分为6个小组进行组内论文报告和学术对话。这些小组分别是“教师教师质量特质——教师身份”、“教师质量特质——感情领域”、“教师质量特质——教师胜任力”、“教师教育系统”、“教师教育”和“教师学习”。每一组亦相应配了1-2位国际上在该组讨论主题领域资深的顶尖学者作为讨论嘉宾,对年轻学者的论文报告进行点评、引领学术讨论等。这些学者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A. Lin Goodwin教授和该系教育历史与哲学教授大卫·汉森(David Hansen)、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克里斯托·戴(Christopher Day)及该学院顾青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委员谢丽尔·克雷格(Cheryl Craig)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系教授林佩(Lynn Paine)、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及教授约翰·洛克伦 (John Loughran)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系教授安东尼·克拉克(Anthony Clarke)、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及教授迈克尔·沙茨(Michael Schratz)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兼东京大学荣休教授佐藤学(Manabu Sato)等。

 

下午4时,各分组齐聚一堂进行本次论坛的闭幕式。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中,首先由各分组青年学者代表对本组一天的讨论进行总结,随后参与分组讨论的10位 国际顶尖学者分别从教师教育研究者的责任与定位、教师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年轻学者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寄语。本次论坛承办机构教育部普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旭东教授发言进行总结,他用“前沿、贡献、机会、对话和诊断”等词概括了本次青年论坛的影响力,并希望青年学者们 能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本次“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的成功举办给青年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丰富的资源平台,教师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思想在这里得到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