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首页» 新闻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为有效课堂培养高质量的教师” 讲座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6-10-17     浏览量:

  2016年10月17日上午9:00,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在北师大教二楼311教室开展了题为“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为有效课堂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周钧老师、赵萍老师以及学生们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主要围绕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现状展开,阐述了澳大利亚中小学的基本情况、澳大利亚教师群体的基本现状、澳大利亚教师培养等问题。 

说明: _DSC6379


  就澳大利亚中小学的基本情况而言,Caroline Mansfield教授指出,澳大利亚国土辽阔,从学校的分布情况来看,有分布在大城市以及市区的学校,也有分布在偏远地区的社区学校;学校类型多元,有天主教学校、独立学校、以及公办学校,通常,独立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会比公办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更为优越,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借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云学校,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就澳大利亚教师群体的基本现状而言,Caroline Mansfield教授指出,在澳大利亚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群体中,目前有78%的准师范生通过在校职前教师培养项目获得学位,这个比例目前正在减少;约有20%的准师范生通过远程在线培训的方式获得学位,这个比例正在增加。就教师的年龄、性别、以及种族分布而言,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3岁,约为2/3的教师为女教师,以及不足1%的少数民族教师群体。目前,澳大利亚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绩效问责制、考试制度、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背景、学生行为问题、家长以及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革环境等都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挑战,这些都导致新手教师的离职率很高。有研究数据表明,约有25%的澳大利亚新入职教师在入职的前5年离职。 
   就澳大利亚教师培养而言,职前培养的教师项目有3+2制、四年一贯制、双学位制等等。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制定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以及专业投入三个层面,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涯阶段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标准,贯穿毕业(graduate)-胜任(proficient)-高成就(highly accomplished)-领导(lead)四个阶段。接着,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介绍了默多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包括学制、培养课程设置以及实习等等要素。 
  在讲座的互动交流环节,参与者结合自身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实践,就此次讲座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提问者问及,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师教育者中吸纳了一部分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如何看待这种差异?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结合自身在中小学的10年工作经历,以及自己任职于默多克大学的高校教学经历,表示一线中小学经历对自己培养一线中小学教师很有帮助,在默多克大学,并非所有的老师都拥有PHD学位,也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具备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这取决于教师是教硕士生还是教博士。 

说明: _DSC6388


  最后,李琼所长代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向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表示感谢,并赠送了礼物。讲座在富有启发性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说明: _DSC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