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首页» 新闻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来中心召开讲座: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心理韧性”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量:

  2016年10月18日上午9:00,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在北师大教二楼313教室开展了题为“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心理韧性”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周钧老师以及学生们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主要围绕教师的心理韧性展开,阐述了不同理论视角下教师心理韧性的内涵以及结构,以及澳大利亚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在实践领域产生的影响力。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师心理韧性的研究源起,二是不同理论视角下教师心理韧性的内涵以及结构,三是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力图在实践领域产生影响力。 

说明: 163808609343702766


  就教师心理韧性的研究源起而言,Caroline Mansfield教授指出,澳大利亚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绩效问责制、考试制度、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背景、学生行为问题、家长以及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革环境等都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挑战,这些都导致教师容易产生压力、倦怠等。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而言,研究教师的心理韧性,提升教师在处境不利的情形下应对外界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就不同理论视角下教师心理韧性的内涵以及结构而言,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分别从心理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以及比较教育的视角加以阐述。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心理韧性强调个人层面,如教师个体的内在情绪情感,动机、态度等在教师建构心理韧性上所起的作用;从社会学的视角而言,教师心理韧性强调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关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学校文化、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制度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行动策略应对外部困境,建构自身的心理韧性;从比较教育的视角而言,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目前正在与南非的研究者开展合作研究,从生态文化系统理论出发研究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教师心理韧性的不同影响。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开放式问题收集新入职教师的质性资料,通过编码归纳出教师心理韧性建构的四个维度:情绪维度、动机维度、专业维度以及社会维度。 
就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力图在实践领域产生影响力而言,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建立了BRITE网站,网站上提供了支持一线教师认知自我、学会采取正确策略建构自身心理韧性的一些列支持性资源:如视频指导、他人案例分享等等。Caroline Mansfield 教授目前正在采用大数据分析方式分析基于网站的研究数据,从而科学探讨网站支持方式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程度。 

说明: QQ截图20161104103806


  在讲座的互动交流环节,参与者结合自身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实践,就此次讲座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提问者问及,如何通过教师心理韧性的研究发挥其实践影响力?Caroline Mansfield教授指出,自己在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时,通过文献综述、质性数据分析的工作完成了初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尝试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教师心理韧性,亦或与他国研究者合作开展比较教育研究,亦或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支持中小学一线教师建构自身的心理韧性,从而发挥、扩大自身在教师心理韧性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影响力。 

说明: 3456458769341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