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12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政府、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协同共建的“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开展了第七阶段活动。本阶段活动基于前期的教学风格凝练,以三位工作坊学员的教学风格展示课为基础,开展案例研讨及教学风格总结研讨。参与本阶段活动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周钧老师、于莉莉老师及名师工作坊学员甘立佳等十余人。主要由任慧钦(初中物理)教学风格展示、分享与研讨,刘旺(高中政治)教学风格展示、分享与研讨,马勤勤(初中音乐)教学风格展示、分享与研讨,工作坊学员教学风格分享与总结四部分构成。
12月15日上午9点,任慧钦老师于重庆徐悲鸿中学校开展了教学风格展示课。在《磁场》一课的教学中,任老师用丰富的自制教具和层层递进的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性质和特征。课后,导师和工作坊学员就任老师的教学风格展示课进行了深入研讨。老师们总结了任老师课堂教学“用丰富的实验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抽象概念、用超强的逻辑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探究取向”等特点,同时也针对课堂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分享感悟。
15日下午2点,刘旺老师于重庆字水中学开展了《投资》这一教学风格展示课。本节课刘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股票”入手,用多元理论和学科视野丰富课堂,将思想政治中的“思想”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发学生思考。课后,导师、学员及字水中学王毅校长就课程、课堂组织形式与教师角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呈现了“教师即为课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培养”、“优秀教师是教学改革最坚挺的力量”等精彩发言。
次日上午8点,本阶段活动最后一次教学风格展示课及其研讨在重庆观音桥中学开展,授课教师为音乐学科的马勤勤老师。她将课本单声部的“樱花”一曲通过改编和创造,为大家呈现了一节充满欢乐和专注的合唱课。课后,教师们以个人经历表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就马老师本节课的设计、课堂组织和学生反应等进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本次活动也受到江北区教委的重视,16日下午2点,名师工作坊学员教学风格分享与总结研讨会在重庆市江北区进修学院召开,区教委副主任文俊、人事科科长林平莅临研讨会现场。本次研讨分为4阶段:第一阶段,导师于莉莉对为期两日的活动进行总结并介绍教学风格凝练的反思模型;第二阶段教师分享总结中,教师们主要通过个人的任教经历分享自己对教学风格的认识、形成及变化的影响因素;第三阶段,导师周钧总结个人在项目中的成长并布置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第四阶段中,区教委文俊副主任致辞,表达了对名师工作坊项目的肯定和对在场骨干教师们“发挥共同体力量,带动区域教研”的希望。
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第七阶段的活动,关注教师对教学风格的深入认识和分享总结。在跨学科深度研讨活动中,教师得以获得更多观察自己教学学科的视角和教学组织的可能性。教师们也在不断地碰撞与反思中,逐渐理解教学风格的内涵,并能够更清晰地梳理、凝练和分享自己的教学风格、教育愿景。为其今后更深层次的反思与个人成长提供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名师工作坊”项目组
2016 年12月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