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下午1:00-4:00,“朝阳区‘基于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构建的行动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展示暨第二阶段项目启动会在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华纺园区开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叶菊艳老师、朝阳区教委学前办曾广华科长、唐山师范学院胡彩云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王平老师出席此次会议, 17所幼儿园教师代表(共计约80人)一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大环节,第一,2016项目结题和2017项目新启动;第二,劲松第一幼儿园园本教研展示。
(活动现场)
会议伊始,劲松第一幼儿园芦德芹老师作为活动主持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活动内容与嘉宾,并以纪录片《研究让教师踏上专业成长之路》为大家呈现2016年项目的进展与成果。
(劲松一幼芦德芹老师主持活动)
接着,叶菊艳老师从项目目标、项目行动和项目成果等个方面汇报了第一阶段的项目活动和成效,叶老师强调整个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三个点:充分关照教师的认知与情感需求,筛选志同道合的导师团队,积极为教师充分营造学术研究场。积极的尝试与努力带来了可观的成果:(1)促进教师发生真实的学习——对真实的问题进行研究;(2)培育出一批有专业身份认同的学前人(3)初步培育出了学习共同体(4)初步孵化园所及教师个人的特色发展道路。
(北师大叶菊艳老师发言)
此后,叶菊艳老师开始介绍2017年第二阶段的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缘起、项目目标、项目内容、项目期望和预期成果等。从项目缘起来看,涉及如何进一步使各园实践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如何将各园的实践系统化、理论化,外显为可共享的知识?如何进一步发挥各园自主性,进一步形成学习共同体?为此,新阶段的项目目标为四个方面:1.继续提升参与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及园所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理论实践化,为各园及教师的实践寻找理论基础;3.促进实践理论化,形成园所特色;4.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更好地形成学习共同体。为实现以上项目目标,项目组设计了相应的项目内容,主要以理论讲座,小组活动,园本教研三大块为主线,围绕问题与需求的核心,重心是园本教研,作为撬动支点。最后,叶老师指出项目的预期成果是“培育教师领袖,孵化园所特色,形成学习共同体,辐射影响”等,她表示非常希望能够继续与小伙伴们在研究道路上一起成长!
(北师大朱旭东教授致辞)
本环节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为2017项目新启动致辞。朱教授强调做课研究的目的与作用就是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学是教师的责任田,但不是自己的方向,教师一定要在责任田的基础上找一块自己的自留地,即个人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这是成长最快的路径,也是丰富生活提高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专家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朱旭东教授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出各园、朝阳区甚至是北京市的专家,共同推进朝阳区幼儿园的发展。最后朱旭东教授总结做课题不是为了文本,而是为了弥散于幼儿园的各个角落的氛围,让每位教师都有研究的意识和自信,他希望能真正走进幼儿园,与老师们共同推进。
随后芦德芹老师为大家播放了王彪主任的视频寄语,视频中王主任首先表示震撼于此项目短短一年时间内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他指出大家积极的参与表现了学前教育人的精神面貌,响应了朝阳教育十三五“学术引领专业支撑”的态度。其次,他相信17年的项目在北师大的引领下,在各园的参与下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并预祝今天的活动成功,期待这个项目17年能在16年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实践性成果,更多地促进教师和园长的专业提升。
(播放王彪主任视频寄语)
本次活动的第二环节是劲松一幼的园本教研展示活动,由劲松一幼的张伟利老师为大家带来园本课程信息化成果的展示与介绍。就此,朱旭东教授、王平老师、胡彩云副教授先后进行点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建议,参与本次活动的各幼儿园教师代表也积极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增强各园间的教研互动。
(劲松一幼张伟利老师做汇报)
(北师大朱旭东教授点评)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王平老师点评)
(唐山师范学院胡彩云副教授做点评)
活动最后,叶菊艳老师进行了回应与总结,她指出园本教研实际上就是要进入到幼儿园之中的实践场域之中去看研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不断地明确研究的主题。叶老师鼓励大家有什么问题及时与专家们进行沟通,并宣布今天的活动圆满结束,感谢了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