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按照学校及学部的工作安排部署,落实学校关于疫情期间做好毕生生答辩工作的要求,于2020年4月17日-4月18日两天,通过企业微信视频会议的模式,举行了2020届博士研究生的线上预答辩工作。贺文洁、沈晓燕、靳伟和范学荣四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预答辩并顺利通过。
本次线上预答辩委员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琼教授、夏林清教授、宋萑教授、桑国元教授、周钧教授、裴淼副教授、张华军副教授、叶菊艳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师黄嘉莉教授组成。朱旭东教授及袁丽副教授进行了旁听。除预答辩人和预答辩委员会各位专家外,预答辩会还获得来自校内老师、同学的广泛参与。
本次线上预答辩是中心首次采用线上形式组织开展研究生预答辩工作,为确保线上预答辩顺利开展,会前中心对使用平台和录屏软件进行了多次测试,确保预答辩顺利举行。
在预答辩过程中,线上答辩严格遵循线下答辩的程序、质量标准。首先,预答辩主席介绍预答辩专家,宣读答辩流程,强调答辩纪律。随后,预答辩学生按照要求通过“共享屏幕”或”PPT文档演示”打开汇报幻灯片,在规定的时间陈述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
贺文洁:《在实际场景中学习:职前教师学习路径、结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沈晓燕:《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身份建构研究》
靳伟:《走向整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教学法思想研究——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
范学荣:《地方高校外语教师学术领导力理论模型建构的实证研究——社会认知主义理论的视角》
在预答辩学生陈述完后,专家依次提问和提出修改意见,并采用投表决票方式产生预答辩结果。整个预答辩组织严谨、流程规范。
本次线上预答辩,四位博士研究生通过老师的帮助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论文,为学位论文质量提升、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奠定了基础,同时展现了在疫情面前,CTER师生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